
“以茶兴农、以茶兴镇”是海青镇一直的战略举措。海青镇与浙江大学品牌研究院开展战略合作,研究策划品牌推广实施方案,力争两年内塑造全国一流茶叶品牌。借助青岛国际啤酒节西海岸新区主会场、青岛国际蓝莓大会等系列重大节会活动,设立主题展馆,全方位推介海青茶品牌。2016年5月20日,成功承办“南茶北引”60周年纪念活动,设置“北茶之源”地标;原副省长、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裕晏为海青题写“鲁茶第一镇”,海青茶成功跻身鲁茶名品系列。
“历经63年的发展,茶叶产业已成长为海青镇的主导产业。镇拥有国家级无公害茶园6处,有机茶园5处,全镇43个村庄种植茶叶,2万多人从事茶产业。茶业加工企业200多家,年生产干茶260万斤,产值3亿多元。”海青镇党委陈夕军说,“海青茶”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定,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。海青镇被授予中国名茶之乡、中国最具特色魅力小镇等荣誉称号。海青茶产业发展促进了群众增收,全镇64个村集体收入均超过3万元,其中45个村超过10万元;2019年,全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较年初净增1.6亿元,户均增收1.2万元。
2019年12月27日,雨后的翠龙山下梯田里,茶叶依旧青翠鲜艳,一些茶农前来查看茶树的越冬情况,谈起一年的收成高兴之情溢于言表。“我们村家家户户都种茶,2019年因为开春早,茶叶迎来丰收年,收入比2018年增加了一成多。”海青镇坳里村茶农徐效光种茶已经有30年了,他告诉记者,自家共有茶园15亩,自己炒自己卖,2019年茶叶收入有50万元,比前一年多赚了7万多元。“下一步,我还要扩大茶叶的种植面积。”
每逢有客来访,海青人都会先泡上一壶带有“豌豆香”的海青绿茶。海青镇党委陈夕军也不例外,面对八方来客,他总是热情介绍着海青茶的特点,让客人品尝并了解这当地的特产。
“茶业是海青的主导产业,做大做强海青茶,是全镇上下的共识。”陈夕军在接受早报记者专访时介绍,海青镇地处胶州湾畔、黄海之滨,东距市区49公里,南接日照市,北靠诸城市,是全国种植纬度最高的大田茶园。海青镇面积102平方公里,北靠北山,南接入海口,镇内有甜水河和潮河流经,孕育了海青独特的自然气候。镇区植被茂盛,森林覆盖率达到50.2%。独特的自然地理适合茶叶、毛竹的生长。秀水潺潺,碧波拥翠,是海青“江北水乡”的真实写照。当地没有工业,没有污染,从源头上了海青茶的天然。
优越的沿海气候条件和良好的生态,孕育了海青绿茶“叶肉厚、墨绿色、黄绿汤、豌豆香”的独特品质,尤其兼备海苔鲜、栗子香独特品味,颇受消费者青睐。先后有100多个茶叶品牌被评为部优、省优、市优名茶。经中国茶叶专家测定,海青茶儿茶素和氨基酸含量比南方茶同类产品高13.7%和5.3%。
在2013年和2015年“青岛十大名茶”评比活动中,海青镇各有5个茶样入围,青岛名茶一半出自海青。在2015年“青岛十大炒茶名手”活动中,海青镇占5席。在“中茶杯”这样国家级的茶叶质量评比中,海青茶也毫不逊色,有1个茶样获特等,9个茶样获一等;2017年,海青茶在第二十四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博览会上荣获“后稷”。
为了帮助茶农销售茶叶,培育海青茶叶品牌,海青镇大力实施“大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网格管理,规模化发展茶叶种植,形成规模化管理经营模式,并为茶农提供种植技术指导。海青茶的发展不但带动了当地农业结构的调整,促进农民增收,还推动了当地茶叶产业化发展。
陈夕军说,海青镇成功引进青岛海青茶业投资有限公司,规划建设青岛西海岸一流的现代化、标准化、设施化精品茶园,连同双龙茶苑、大美海青等6个项目,总投资达到12.5亿元,借力发展海青茶业。依托青岛市农委、财政连续两年专项资金扶持的海青茶业示范区,建设占地20平方公里“北茶国家农业公园”,打造北茶联盟海青。2015年,海青茶业生态示范区获“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”称号。
和记娱乐,h88平台官网,和记h88